您好,欢迎来到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!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才培育
【社会组织之星】尽己所能,将美好带给大家 —— 记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项目执行部部长张海燕

尽己所能,将美好带给大家

—— 记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项目执行部部长张海燕

文|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


位于常熟路113弄的上海静安幸福益站志愿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幸福益站”)颇具现代感,走进去就能看到张海燕和团队正在紧张忙碌着。见到我们,她十分谦和地说“自己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,只求踏实做事”。

偶然中的必然

曾在企业供职十余年的张海燕亲切地告诉我们,和社会组织结缘是出于偶然。正是这次“偶然”让其更加了解自己内心的追求。由于生活重心转移,企业工作让她力不从心,在进入社会组织之前只参加过志愿活动,对社会组织的了解“恰如一张白纸”。各种机缘巧合下她开启了职业生涯新旅程。

较企业而言,张海燕觉得社会组织虽也会涉及盈利,但更强调服务于他人。“坚持下去,能让很多人得到帮助”,不断地反问自己“你服务了多少人?做了多少实事?”在服务过程中,她认为自己也是受益者,受助人的喜悦也会让自己喜悦,让自己的价值得到更好实现。

在她看来,在社会组织工作是一件极其平凡的事情,“无需多少高尚的情怀”, 进入社会组织,特别是在幸福益站工作后,收获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。机构的“幸福白老汇”项目让她印象深刻,白发老人和白领利用各自优势解决彼此困难。在陪聊环节,彼此热情友好、互帮互助的情景,让她看到人性中最善、最美的一面。除了感动,更是对社会组织发自内心的认同。“哪怕未来工作会变动,都必然不会离开社会组织了。”

尽职中的尽善

“尽职尽善”和“服务更多人”在张海燕的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她力求尽善尽美,工作总能被评为“优秀”。这背后是内心坚守的责任感。“任何工作岗位,懂规矩、守规矩都是必要的,但由于自我要求严格,在工作中取得突破的难度也大很多”。关于这份坚守,她有着自己深刻的辩证理解。

在曹家渡街道老年人精神文化项目中,有很多居委会组建的文艺团队,项目规定团队成员须有自理能力。某合唱团中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患过中风,自理能力有限。这让张海燕很为难,鉴于老人健康状况,起初不建议老人参加这项活动。毕竟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她深知,如果老人在活动中出现突发情况,会让项目风险不可控。深入了解老人情况后得知,老人参与活动的意愿非常强烈。虽然面临项目要求和老人需求的矛盾,但最终张海燕毅然决定让老人留下,并给予老人更多关心和帮助,让老人更好地融入到活动中。这种人性化做法让张海燕觉得很自豪。

一般而言,项目涉及人数越多,项目实施难度会呈指数级增加。对于这一点,张海燕深有体会。“2018年沪疆‘手拉手’青少年夏令营”活动有230多位来自新疆的学生参加。其中诸多环节涉及到突发情况,需要协调处理,如安排住宿和活动、办理登记手续、接送机服务等。一个大项目,有很长的流程,需要团队配合,在执行的过程中要不断优化和完善。张海燕坦言,负责这一项目是个不小的挑战,但更能锻炼自己,收获也更多。

社会组织工作需要的是“尽己所能,将美好带给大家”,这是张海燕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信念。


(张海燕系上海市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、静安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推荐的2019年静安区“社会组织之星” )